找到相关内容1093篇,用时3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文珠法师:六道轮回

    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”因此,我们欲想今生或来世的生命幸福与快乐,诚应把握现在,改往修来,止恶行善,受持五戒,奉行十善。进而修习四禅八定,四无量等善因,以确保人身不失,创造...善救了他人的性命,则被救者将感恩不忘,永志于;这点感激之,便成为善的业种子。这种子绝不会因空间与时间的距离而消失,一旦有机会,他必竭力图报。然自己受了他人的报恩,当然亦铭感于,思报于他日。这样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64159527.html
  • 烦恼与解脱

    见思烦恼,抵达化城的有余依与无余依涅槃,证得我空真如理。若然是大乘根机的众生,自然好乐大乘佛法,广修六度,四摄,四无量等大乘法门,引导无量众生,向着菩提觉道迈进,直至断尽尘沙、无明等烦恼,即可截断...人生的烦恼也就无量。尽管人类不断追求快乐,咒诅痛苦,意图摆脱烦恼;但快乐并不因人的追求而降临,烦恼也不因人的咒诅而消除。相反,烦恼像电子般浸溶在空气里,弥漫着整个大地,也好像罗网一样重重笼罩着人生舞台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70359545.html
  • 密宗行者需要懂得的几个大问题

    观法。法是指不论大小有形无形的一切事物,有形的称色法,无形的称心法。如观想慈悲喜舍和三平等观都是属于心法。观心即观察心性如何,为万法之王,无一事在心外者,故观心即观察一切。观慈悲喜舍,即四无量观。慈悲喜舍就是四无量,令一切众生乐,名“慈无量”;拔一切众生苦,名“悲无量”;见一切众生乐,深生欢喜,名“喜无量”;令一切众生远离分别爱憎,苦乐冤亲悉皆平等,名“舍无量”。四无量观是观想自己一一变在众生...

    乌金多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1959601.html
  • 开佛法本意,扬慈悲真髓——漫话佛教医学(1)

    、《摩诃僧只律》等,也都谈及医药问题。  佛陀不仅是善疗众生身体疾病的大医王,更是擅于对治众生各种心理病症的心理医师。例如佛陀敷设三学、六度、四无量、五停心观等八万四千法门,无非是为了对治众生贪瞋痴...工作压力太大,急出病来;有的人心性怯弱,意志消沉,闷出病来;有的人则因为是非太多,气出病来。总之,不外由于不能静、气不能和、度不能宏、口不能守、瞋不能制、苦不能耐、贫不能安、死不能忘、恨不能释、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1459654.html
  • 藏传佛教道次第概述

    有觉醒与否两个方面。也就是说,有的虽是大乘种姓,但尚未觉醒,成为下等士夫。大乘前行修习除了具备以上所述前行五个要素外,还要修习慈、悲、喜、舍四无量。住于大乘资粮道,尚未到加行道的初业人,要发愿获得...严格要求修行者,必须从小乘佛教的出离心开始学修,没有出离心就没有菩提,没有菩提无以转识成智,转凡成圣。不管是阿底峡的《菩提道炬论》,还是宗喀巴的《菩提道次第广文论》、塔波拉杰的《解脱道庄严论》、白珠...

    克珠群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1159708.html
  • 觉意三昧与四句无生门

    心念的修持法门。  如《大智度论》卷第八十七<释一心具万行品第七十六说>:   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一念中具足行六波罗蜜、四禅、无量、四无色定、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分...观心相。亦名反照识。如是等种种名字无量三昧者。秦言调直。亦名常寂定。如明镜不动静水无波。若对众境影像。皆现心亦如是。性虽明净以念动故。则无所照。了因上修习。即得念无动转。普现法门。对此定已无邪曲。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33359901.html
  • 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(2)

    净行社”,五代后唐的宰相王旦为社首,公卿文士预其会者,皆投诗颂,自称“净行弟子”。大师又以栴檀香木刻无量寿佛像,集众誓曰:“我与一千大众、八十比丘,始从今日,发菩提,穷未来际,行菩萨行,愿尽此报身,以...佛教为弘扬的主题,因为“五乘共法”是人间佛教,“五戒十善”是人间佛教,“四无量”是人间佛教,“四摄六度、四弘誓愿、八正圣道、禅净共修、因果报应、业力缘起”,乃至“四种圣谛、十二因缘、无常无我、世出世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3160079.html
  • 般若义理的探究

    如实见诸法。见已得无所有法。得无所有法已见一切法空。 四圣谛所摄四圣谛所不摄法皆空。若如是观是时便入菩萨位中。是为菩萨住性地中不从顶堕。用是顶堕故堕声闻辟支佛地。是菩萨住性中能生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。...不可思议,佛法不可思议,众生心性不可思议,理事无碍不可思议,诸法实相不可思议,空即无量无量即空不可思议。故学佛人应对佛绝对信仰,应对法绝对信受奉行。不可妄起我慢,以思议测度佛法。  诸法因缘起故,诸法性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5160387.html
  • 自利利他论

    佛教洞悉一切世间法皆有漏之梦幻泡影,但为普救众生,亦设诸多方便法门(如人天乘,如大乘四摄就是明证),教人谋求世俗福利之正道。这些方便,乃出于“慈、悲、喜、舍”四无量的对机施设,目的在于摄受人心,教导...Merton,The wisdom Of the  自利利他,一而二,二而一,自利即是利他,利他即是自利。看似玄奥,其实不然。其精微之理,深藏于,返身内求,不难得之。所以有自利、利他二名,纯属圣人...

    净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4561056.html
  • 马祖与《楞伽经》·《二入四行論》

    之   。经云,种种意生身,   我说为量。即无心之   无量之量,无名为   真名,无求是真求。   值得注意的是,其基于《楞伽经》的记述异常之多。《宗镜录》→《祖堂集》...发凡夫,乃至贤   乃至河沙妙用,不出法界。         圣心亦不发,凡圣双绝,此是利根人道。……菩萨以法界为舍宅,四无量为戒场。凡有施为,终不出法界心。何以故,...

    石井公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5161407.html